自主招生:是对现行统一高考招生录取的一种补充,主要选拔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优秀学生。
在高中阶段,通常能有参加自主招生资格的同学,都是被仰望着的神一般的存在,他们不一定综合成绩很好,但是要问到这位同学什么最强,大家一定有一个一致的回答。自主招生能给极度偏科的又特别有天分的孩子一个相对公平的机会。
根据数据统计,自2015年到2018年,自主招生每年报名人数从16万激增至83万多。自招的报考人数增长率,是远远高于全国每年的高考报名总数增长率的。自主招生越来越受学生和家长的重视,有的甚至把自招作为考名校的“捷径”。
据统计,截至3月31日,包括北京大学、清华大学在内的40余所高校公布了2019年自主招生简章。相比2018年,在报名门槛和招生规模明显下降的同时,清华大学、山东大学、吉林大学等多所高校取消了文科类专业的自主招生招录计划。
一直以来,理工类专业都是自主招生中设置的主要专业。
但与往年相比,理工类专业在今年自招专业中占比进一步提高。
数学类、物理学类、化学类、生物科学类、计算机类等专业成为自招的热门专业。而今年,更多高校提出了更为明确的要求,以清华为例:
i. 报名条件:
今年:数学、物理、生物省级赛区一等奖;化学、信息学奥赛省级赛区一等奖;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全国一等奖;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四等奖(满足一项条件即可)。
往年:在科技发明、文学创作、创新与设计等方面表现突出,在五大学科具有学科特长,且在学科奥林匹克竞赛中表现突出。
ii. 招生专业:仅保留理工科,经济、金融与管理类和文理通识类(文科专业全部取消)
iii. 降分优惠:
今年:优惠降分一般不超过20分,但对部分特别优秀的学生优惠分值可适当放宽,对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特别突出的学生,达到一本线者予以优先录取。
往年:优惠降分一般为10至60分,特别优秀的学生可降至一本线录取。
除清华以外,山东大学、中南大学、武汉大学、厦门大学、中山大学、重庆大学和吉林大学也取消或缩减了文史类的自主招生。
连一向以语言为重的北京语言大学, 也取消了土耳其语(“土+英”复语)一专业。
为何文史类专业在自主招生中如此不受待见?
最重要的原因推测是文史类的测试,评价标准难统一,对学生的能力难以进行科学的评价,如文学素养、知识储备、学科兴趣等,并且文科领域缺乏权威的学科竞赛,学生的能力也难以用证书、奖励等方式进行量化。
而刚好,教育部要求不得简单以论文、专利、中介机构举办的竞赛(活动)等作为报考条件和初审通过依据,对拟认可的赛事证书,要以权威性高、公信力强的学科竞赛为主。
So……
不管怎样,孩子参加一些文史类的活动对自我修养还是很有必要的,但若是想以此获得一些证书成为顶尖高校的入场券,恐怕需要重新权衡。